
《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》读书笔记
企业最根本的竞争优势既不是来自资本实力、发展战略,也不是来自技术,而是来自团队协作,因为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强大而且弥足珍贵的。
这本书,以一个新入职CEO的视角,去看待一家增长放缓的公司的原因,以及如何破局的故事。
故事围绕新CEO从入职前两月的沉默观察,然后召开两次高层管理会议,从团队本身展开,再到请人离开,最终拿到企业正向增长的结果。本书以这样的线索,逐步阐述团队最重要的五大障碍。
这本书描述的五大障碍是什么呢?直接上干货。
- 第一大障碍:缺乏信任(相互戒备)
- 第二大障碍:惧怕冲突(一团和气)
- 第三大障碍:欠缺投入(模棱两可)
- 第四大障碍:逃避责任(低标准)
- 第五大障碍:无视结果(地位和自我)
这五大障碍,都是层层递进的关联关系,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最终需要拿的结果,以及拿结果的效率。
团队协作的第一大障碍是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。无法建立相互信任的危害极大,因为它为第二大障碍—惧怕冲突 奠定了基础。
缺乏必要的争论之所以成为不利的问题,是因为它必然致使团队协作面临第三大障碍:欠缺投入。
因为投入不够,且实际上并没有达成共识,团队成员就会逃避责任,这就是第四大障碍。
如果团队成员不能相互负责、督促,第五大障碍就有了赖以滋生的土壤。最终就会导致了无视结果。
真正团结一致的团队特征: 1、成员之间相互信任 2、针对不同意见进行直接的辩论 3、积极投入到决策和行动计划中去 4、对影响工作计划的行为负责 5、把重点放在集体成绩上
这听起来很简单,因为事情本身就是如此,至少在理论上简明易懂。然而要在实际中做到这些确实难上加难,因为那样需要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持久性,能够做到这些的团队并不多。
我自己经历过两个团结的团队。一个在携程,一个在elab。
携程那时的经历。
我在另一篇文章里面也有提到。大家非常团结和友善,整个团队的效率非常高,也有大家的无私分享,让团队每个人每周都会有启发和成长。所有的事情都是朝着拿结果的方向进行,中间掺杂的个人私心的内容是比较少的。
elab的时候
主要是蔡总对整个团队的把控是非常到位的。
在团队建设上,一直保持的是,乐于冲突,乐于交流的文化。团队成员间,非常清楚各自的角色,以及各自清楚自己的目标以及团队间该如何协同。当然这些顺利的结果,都是在前期各种“碰壁”后,逐渐形成的。
同时,在团建活动上,蔡总是真的愿意花成本让大家都有好的“体验”,能让我们感到,有努力必有回报。在elab那样小而美的公司期间,我也从蔡总身上学到了非常多的团队凝聚和建设方面的思考和习惯,受益匪浅。
① 充满信任的团队成员具有以下表现:
- 承认自己的弱点和错误
- 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
- 欢迎别人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提出问题和给予关注
- 在工作可能出现问题时,相互提醒
- 愿意给别人提出反馈意见和帮助
- 赞赏并且学习别人的技术和经验
-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解决实际问题上,而不是流于形式
- 必要时向别人道歉,接受别人的道歉
- 珍惜集体会议或其他可以进行团队协作的机会
克服团队信任有个比较快速的方法。就是大家在开会时围坐在一起,回答几个关于个人背景的问题。问题的设置不用过于敏感,通常可以包括家里有几个孩子,家乡在哪里,童年经历过什么样的挑战,个人爱好,第一份工作是什么,职业生涯中经历过哪些挫折,等等。通过回答这些普通的问题,拉进团队成员彼此间的距离,让大家更加亲密。
② 拥抱冲突的团队具有以下特点:
- 召开活跃、有趣的会议
- 汲取所有团队成员的意见
- 快递地解决实际问题
- 将形式主义控制在最小限度
- 把大家持不同意见的问题拿出来讨论
③ 全力投入的团队具有以下表现:
- 制定出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
- 公平听取全体成员的意见
- 培养从失误中学习的能力
- 在竞争对手采取行动之前把握商机
- 毫不犹豫,勇往直前
- 必要时果断地调整工作方向,不犹豫也不没完没了地内疚
④ 负责任的团队具有以下表现:
- 确保让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成员感到压力,使其尽快改进工作
- 发现潜在问题时毫无顾虑地向同事指出
- 尊重团队中以高标准要求工作的同事
- 免除绩效管理及改进计划这类过度形式主义的措施
⑤ 重视集体成绩的团队具有以下表现:
- 有得力的员工加入
- 不提倡注重个人表现
-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
- 团队成员能够为团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
- 凝聚力强,不会轻易解体
这本书非常的实用,里面充满了故事情节的描述和对话细节的分析,会让你身临其境,很自然地跟着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甚至预想故事的发展。也会很自然地思考,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境时,我会如何处理,或是会说什么。
我读完后,最大的感悟是:信任绝对是一个团队能否一直向前的最重要的基石,没有了信任就没有了团队。
作为管理者,需要将其一直放在团队核心利益或是建设最高的位置。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